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发布会的名称为「智界S7及华为全场景发布会」,鸿蒙智行旗下新车智界S7也作为主角,不仅放在第一位发布,也占据了本次发布会的较大篇幅,其地位可见一斑。
作为华为智选车业务成立鸿蒙智行联盟后的首款车型,又恰逢华为与各家主机厂计划成立合资公司一事引发热议之时,智界S7身上的「Buff」不可谓不多,受到的关注自然也叠上了「Buff」。
在发布会上,余承东虽然全程未说一次「遥遥领先」,但「领先」一词说的确实不少,再加上发布会中全程对比Model S、Taycan等纯电性能车,可以看出华为对智界S7产品力方面的信心。
在售价方面,智界S7并不「高高在上」,24.98-34.98万元打进了Model 3的售价区间,而其打出的「年轻人喜爱的中大型豪华轿车」的Slogan,也能看出华为智选车在通过问界新的空间、舒适吸引成家立业的壮年用户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年轻人,开始试图从Model 3手中抢走热衷于性能、操控的用户。
那么,智界S7的产品力究竟如何?近期鸿蒙智行新品牌的官宣以及华为与主机厂成立合资公司,又会对华为的汽车业务有何影响?
新品牌,新车型
作为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选车品牌智界的首款车型,又是全程对标 Model S、Taycan的纯电轿车,其各项参数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来看。
首先是尺寸方面,新车定位C级纯电车型,尺寸4971*1963*1477mm,轴距2950mm,采用了OneBox的设计理念,舱内X向空间达88%,官方称超越了E300L、Model S、Taycan等车型。
在外观配置上,新车配备了无边框静音电吸门、隐藏式门把手、触控式滑盖充电口、隐藏式后备箱开关等,在外观方面的科技感上,营造的相当到位。而在运动感的塑造上,新车配备了21英寸锻造轮毂、Brembo高性能制动卡钳、FNC打孔刹车盘等。再配上车辆并不厚重的车身姿态以及溜背造型,新车给人运动感还是相当充足。
除了外观方面对于运动感的营造外,智界S7在驾控上的堆料也很充足,例如首发了华为途灵智能数字底盘,配备前虚拟主销双叉臂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以及CDC可变阻尼减震器、空气悬架,并拥有路面感知、智能车辆状态感知、动态自适应扭矩控制、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等智能化控制技术。
有意思的是,在华为德研所工程师介绍智界S7的智能化控制技术时,用了「将机械素质发挥到极致」来形容。在智能电动车领域有些人「鼓吹」「车坐不开」的当下,华为却在智界S7上,用途灵底盘来展示其在驾控方面的实力,不知会不会在行业中带起一波重视驾控、重视底盘堆料的风潮?
而在主打的智能化领域,华为则直接让智界S7以「无人驾驶」的方式完成登场于退场,狠狠地秀了一把新登场的泊车代驾功能。该功能可在主驾无人的情况下自主寻找车位停泊,并可在行驶过程中自主完成车位搜索、避障、绕行、刹停、入库等动作,从宣传视频以及现场演示来看,体验确实丝滑。
至于智驾方面进度的时间表,华为称泊车代驾Beta将于2024年Q1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东莞等地开放,而城区NCA功能则将在2023年底开启全国商用。
而此前因为余承东与何小鹏线上「交锋」以及问界M5试驾车倒车事故引发热议的华为全向防碰撞技术,也在智界S7上升级到了2.0,前向AEB工作范围为4-130km/h,在开启智驾时,前向AEB对于静止车、静止行人时,最高工作时速可达120km/h。
而在后向防碰撞方面,余承东也表示上次造成试驾车倒车事故的原因是驾驶员倒车时误将油门当刹车,车辆速度过快,超过了后向AEB的工作范围,但他也表示会和团队探讨并尝试避免此类事故的可能性。
同样有意思的是,在智界S7上市发布的同日,小鹏、理想都官宣了其在智驾领域的新进展。
在发布会当日上午,小鹏官宣当晚将推送Xmart OS 4.4.0系统,新增20座城市的无高精地图高阶智驾,Pro版本高速NGP能力也全面提升。而在智界S7发布会结束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表示,12月,全场景智能驾驶NOA正式版将覆盖全国高速和环线及100个城市,全场景辅助驾驶LCC也将全量推送给Max版本用户。
小鹏、理想选择在智界S7发布会同日发布智驾的新进展,不知是刚好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再看回智界S7 ,新车在座舱领域首发搭载Harmony4.0系统,搭载盘古大模型,小艺支持生成式文本、拥有3D车控桌面等功能,在座舱的智能化上又有了新提升。而在三电部分,新车全系标配 DriveONE 800V 碳化硅高压动力平台,零百加速最高3.3S,CLTC续航里程最高855km,支持超级快充,充电5分钟,续航至高增加215km,充电15分钟,续航最高增加430km。
对于华为而言,智界S7是其智选车业务踏入轿车领域的首款车型,也是该业务从AITO问界单品牌转向多品牌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华为在智选车业务升级为鸿蒙智行、转向多品牌作战后,华为的汽车业务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成为博世,超越博世?
在发布会一开始,余承东就列出了华为参与汽车业务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向车企提供标准化模块。例如本月申报工信部公告的理想MEGA,就是配备的华为电机。
第二种是解决方案模式,即HI模式。华为给车企提供全栈集成式解决方案。此前,北汽极狐以及长安阿维塔都是HI模式的一员,只不过这次在HI模式中,却只剩下长安。北汽,则进入了智选车模式,即鸿蒙智行。
而鸿蒙智行,也就是之前的智选车模式,也就是现在的余承东表示,在该模式下,华为会通过多年来在2C领域的布局,帮助车企定义更好的产品,也在渠道、零售、营销等方面助力车企。
不难看出,前两种模式是帮助车企造好车,第三种模式就是既帮助车企造好车,又帮助车企卖好车。
而由智选车模式升级为鸿蒙智行后,其「帮助车企卖好车」的方式也有所变化。
根据鸿蒙智行官博显示,鸿蒙智行的产品将会在华为旗舰店、华为智能生活馆、华为门店及华为商城等渠道购买鸿蒙智行旗下产品,并将在鸿蒙智行统一的用户中心享受交付、售后等一站式服务。而鸿蒙智行也会有华为在产品、质量、销售、服务、营销等全方位面的赋能。
也就是说,鸿蒙智行旗下的车型,均将由华为负责销售、交付、售后,而至于AITO品牌自己开设的门店和交付中心未来会如何,华为和鸿蒙智行并未进行说明。
除了智选车升级为鸿蒙智行外,华为汽车业务最近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计划与长安汽车成立合资公司。
根据长安汽车披露的《关于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的公告》显示,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 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长安拟投资该目标公司并展开战略合作。
而根据备忘录内容显示,目标公司将采用市场化的管理体系及薪酬激励框架,华为原则上将不从事与目标公司 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这一公司也将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逐步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此公告一出,便引起了行业内的热议。在界面新闻的报道中,有华为车BU人士就对界面新闻表示,「这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车BU独立」。
而据南都周刊报道,有华为人士向该媒体透露,从华为心声社区的内部讨论来看,车BU应该都要划出去和长安成立合资公司,但智选车还是在消费者业务部门。
针对这一事件,各家与华为车BU有合作的车企都纷纷发布公告或声明,来回应这一事件。其中赛力斯的回应称得上是又快又全。总结一下共有五点:
- 欢迎华为设立股权开放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独立公司
- 赛力斯与华为在近三年间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深度合作、并在AITO问界车型率先搭载商用化,双方将继续跨界合作的创新
- 车BU本次战略调整,对双方合作、华为对赛力斯零部件供应、为AITO问界车主和潜在用户持续提供产品和服务都没影响
- 已收到华为关于共同投资目标公司的邀请,目前正积极论证相关事宜
- 赛力斯是华为车业务合作最深的战略伙伴,双方将持续深化联合研发、联合设计,推出更多高端车型。
用一句话来进一步总结,就是:我先来的,我和华为很铁,这事不影响我俩关系,我支持华为设立新公司,华为也邀请我了,以后我俩还会一起出新车。
而余承东也在智界发布会上表示,已邀请鸿蒙智行的四家车企加入公司,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车企也加入新公司,其中还向一汽集团抛出了橄榄枝。
针对此事件,坊间的讨论也把华为类比为「中国的博世」。理想汽车CEO李想也在微博中称,和华为、长安合资类似的成功案例为联合电子,华为类比博世,长安类比上汽。
从车企与技术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来看,华为与车企们成立的新公司确实很像联合电子与上汽、一汽、东风等的关系。但从目前华为车BU在HI模式以及鸿蒙智选车模式下和车企的关系来看,华为供应的技术包含电驱、座舱、智驾等技术,相较于博世在技术领域则更加深入,更符合智能电动车时代的技术需求。
而无论成为抑或是超越「中国版博世」,新合资公司的成立倒至少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主机厂对向华为「出卖灵魂」的担忧。新合资公司成立后,主机厂们既是新公司的股东,也是新公司的客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华为在汽车业务中「一言堂」的可能性。车BU由华为下属部门转为华为持股公司,亦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华为解耦,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
但新公司未来如何与华为各部门展开合作,从「帮助车企造好车」到「帮助车企卖好车」之间是否又会存在壁垒,还有待观察。
写在最后:
华为作为一家深度参与汽车业务,但又不造车的品牌,其与车企们的羁绊远没想象中简单。智选车业务从此前的参与车机智能化,到后来参与车辆的完整定义,再到鸿蒙智行统筹旗下多系列的销售售后,有着逐步掌控全局的趋势。而车BU,则已开始探索与车企们成立合资公司,在「成为博世、超越博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未来,华为汽车产业之路该如何布局?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又会因为华为带来怎样的变化?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