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娱头条 > 热点 >

43.83天,“搬经速度”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新华网日期:2023-12-24 16:49:55阅读量:15064

2023年1月至11月,如皋法院搬经法庭受理案件832件,同比增加305件,审结756件,同比增加326件,平均审理天数43.83天,同比减少12.08天,结案率90.87%,同比上升9.28个百分点,简易程序适用率90.69%,同比上升8.77个百分点。各项质效指标实现跨越式提升,这一“搬经速度”是如何炼成的?

43.83天,“搬经速度”是怎样炼成的?

“闪电”送达

“搬经法庭收案地理范围包括搬经、江安两镇,辖区面积293.2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26万人,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不提前做好功课,送达成功率绝对高不了。”年初的庭务会上,庭长陈思航提出议题,组织全庭开展讨论,就送达流程进行细化。

“这些案件已经送达成功了。”书记员小钱高兴地将一摞卷宗送给承办法官。

“看起来烦,实际上减少了重复劳动,大部分案件立案后,一周内就能送达成功。”承办法官袁立峰说。

“初检”分流

“案件是否存在管辖权的问题?前期的送达是否成功?是否具有调解的可能性?是否需要开具调查令、鉴定、保全?……”这是搬经法庭给每个案件列出的“初检表”,由法官助理阅卷检查。这些“每案打卡”任务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提升案件办理效率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法官助理还需要对案件进行分类。“我们将有调解可能的案件划分为:立即处理型,即能够基本达成调解协议;待定处理型,有调解意愿但意见有一定差距;冷却处理型,双方矛盾较大,争气不争财,具体类型具体分析;联动处理型,需借助社区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力量联合调解。”法官助理刘沁介绍。

通过法官助理提前梳理甄别,真正实现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差距过大、调解无望的案件能快速进入庭审程序,有效缩减了案件办理周期。

“高效”裁判

走进搬经法庭干警的办公室,你会看到,工作记录本扉页记录着“三个不超过”,内容为:立案到首次开庭送达期限不超过一个月;两次庭审之间间隔不超过一个月;辩论终结到最终法律文书的制作完成不超过七天。

“这是我们的‘三个不超过’原则,根据这一案件办理时间表,全庭人员自我加压,一刻也不敢懈怠,力求跑出案件办理加速度。”庭长陈思航介绍,“案件既要办得快,又要办得好。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法官助理要通过调解、听证,初步列出争议焦点,助力法官查明事实;承办法官庭前精心研判、列出庭审提纲,做足庭前功夫,努力实现‘一次开庭即可裁判’;书记员送达时,针对当事人的不解,也会作简要释明,增强群众对裁判结果的认可。”

“案件多的时候,袁立峰法官就住在法庭,庭审一结束,就开始加班写判决书。”法官助理孙陈鹏补充。

人民法庭是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前沿,也是维护基层稳定、保障公平正义的桥头堡。“搬经速度”真正跑出法治惠民“加速度”,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书写法治如皋新篇章。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