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威,香港证监会交易商代表持牌人士,现任证券及期货公司负责人,业内持续培训讲座(CPT)导师。毕业于英国Heriot-Watt University金融专业,长期活跃于投资教育与实战研究,曾多次与香港交易所合作举办投资讲座,对股票市场有深入研究与独到见解。
一、财务表现稳健,高分红凸显价值
首程控股2025年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收入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
归母净利润3.39亿港元,同比增长30%;
资产运营和资产融通收入分别增长26%和69%,双双实现高增速;
经调整EBITDA为5.87亿港元,同比增长22%。
财务基础同样稳健:现金储备超80亿港元,已清偿全部银行贷款,有息负债率仅7.9%,连续三年获AAA主体评级。在股东回报方面,2025财年累计派息11.59亿港元,股息率接近8%,并回购超过4000万股,真正做到了“高增长+高分红”兼具。
二、双轮驱动战略落地,“资产+科技”并进
公司战略清晰,继续以“资产运营+资产融通”为核心,并通过“机器人+REITs”双轮驱动打造资金—资本—资产闭环。
资产运营板块: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5,200车位项目落地,全国交通枢纽实现“东南西北中”全覆盖;停车业务加速向“停车+充电”升级,满足新能源出行需求;基于AI智慧客服的数智化突破,让人工客服工作量降低超50%。
REITs板块:资产融通收入同比大增69%,退出成绩亮眼。公司与中国人寿设立了52.37亿元人民币的北京平准基金,并战略投资南方润泽、万国数据中心REIT等头部产品,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三、机器人产业:从整机到材料,全链条布局
首程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已经全面铺开:中游整机与核心部件:通过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和旗下产业基金,投资了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星海图、加速进化等十余家头部企业,涵盖人形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与感知交互。
下游应用:机器人已进入真实场景——与IAT阿尔特汽车合作推动机器人进入汽车产线;成都环贸ICD自动充电站已投入使用;术锐手术机器人进入首钢医院临床教学;在“冰丝带”外场开设的机器人科技体验店,日均流水超3万元,并将在北京落地首家机器人4S店,推动机器人真正进入消费端。
上游材料:8月31日,公司宣布设立首程机器人先进材料产业有限公司,专注电子皮肤、腱绳和轻量化PEEK材料,补齐产业链短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被投企业在触觉感知、柔性控制和轻量化方面的性能,更是首程迈向全产业链生态闭环的关键一步。
可以说,从材料到整机,再到应用场景,首程已经完成了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是真正的“机器人信仰股”。
四、战略合作与新增长点,千亿征程加速
8月,首程与阿尔特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智能制造、汽车产线和机器人应用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市场普遍认为,这将打通首程机器人技术在新能源车产业链的落地,有望带来每年数十亿港元的新增收入,成为继REITs之后的第二个爆发点。
首程控股的优势在于:财务稳健、安全垫厚、股东回报优越,同时在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已经清晰成型。随着宇树科技IPO临近、机器人4S店模式推进、阿尔特合作加速、以及材料公司落子上游,首程的“资产+科技”双引擎将进一步释放潜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首程控股不仅是一只高分红的“现金牛”,更是具备长远成长性的“机器人全链条龙头”。站在当前时点,它无疑是港股市场最稀缺的优质标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