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梦馨
顶着粉色的小恐龙头像、社交昵称为momo的用户,正在攻占互联网的各个社交平台。这些头像昵称高度雷同的用户,被戏称为“momo大军”,引发许多人的好奇和困惑。
再往前数,类似的昵称还有“江湖骗子”“已注销”等,前者是豆瓣系统的一种保护机制,当用户将自己的昵称改成“管理员”时,就会被系统自动修正为“江湖骗子”,防止有人冒充管理员;后者则是豆瓣对已经注销用户的显示方式。与momo道理相通,一旦很多人都换上同样的昵称和头像,相当于具备了集体的隐身马甲,既不用担心被熟悉的人通过昵称和头像识别出来,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具有私密性的网络言论空间,也可以规避自己的一些不当言论可能引起的网络暴力乃至“人肉搜索”。畅所欲言之后,再没入人群,旁人很难从中分辨出真假momo。
这些所谓的匿名马甲,并不是网友的主动创造,而是他们擅长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规则的结果。而momo的泛滥进一步暴露的是当前网络言论环境不友好的事实。当粉黑大战屡屡上演于网络空间,网友发言也变得极为审慎,担心稍微疏忽便引起一场骂战,被扣上粉或黑的帽子,给自己带来一场无妄之灾。因此,网友穿上匿名马甲,以期获得有限的言论自由,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必过分担心言论可能带来的不必要后果。此外,有了momo外衣的伪装,也便于让人卸下防备,分享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便于拓展公共讨论的边界。
然而,这一匿名马甲的有效性也暗中导向了另一种结果。有了其他momo的掩护,部分人变得肆无忌惮,有的甚至是抹黑中伤,骂完就跑,受害者则难以从中寻觅真正的肇事者,追责的成本无形中被抬高。所谓一“mo”做事亿“mo”当,个别违反社区规则的momo,使人们对全体momo有了负面印象,并将其斥责为“电子蟑螂”,认为其破坏了社交生态。
本是为了防止自己受网络暴力之害,反而变成网络暴力的加害者,momo不应成为“法外狂徒”。平台也已经注意到这类匿名马甲的负面影响,如豆瓣已经禁止用户将昵称设置为“江湖骗子”。有了先例,当momo的肆虐扰乱正常的社区秩序时,平台的干预也将提上日程。
或许,momo的流行只是一阵风,但网友对网络交流氛围的期待却不会随之消失。其中涉及的网络暴力、隐私保护等课题,也值得进一步重视。只有营造更友好的网络交流空间,网友才能真正卸下防备,走出伪装,开诚布公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