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娱头条 > 头条 >

都市语境下的上海非遗“活化”

来源: 中国经济网日期:2023-07-13 16:14:22阅读量:7133

方云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20周年。长久以来,对非遗保护的多元视角与活化路径被不断探索与实践。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各社区、社群、持有者与自然、历史的互动中被创造且世代相传,这种活态与动态的文化发展,以生产、生活、民俗、技艺等形式表现,其存在需依靠民众的参与且在不断传承、运用、创新与发展中保持其不竭的生命力,因而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遗的活化传承不仅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而且为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非遗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上海人文历史和城市文明发展的宝贵产物,非遗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蕴含着“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散发着“细腻精巧”的人文气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价值,故而成为培育城市精神、传承城市文脉的一个载体。

截至2023年6月,上海共认定非遗保护名录6批次,涵盖非遗10大类别,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项、市级251项、区级近800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0名、市级794名、区级近千名,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19项,市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80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处,已然形成了一座非遗资源宝库。近年来,上海在实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代表性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充分挖掘非遗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合理利用、转化非遗资源,不仅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文化产业建设中,也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彰显出新时期非遗发展的新特色与价值。

融入城市的今天

城市生命体需要有规律的“新陈代谢”,深入挖掘非遗当代价值的意义正在于此,即其可促进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活着的非遗”渗透到今天城市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也是上海城市更新与文化升级的重要任务。这凸显出非遗保护工作在上海城市发展中高度的参与性与建设性。

以非遗参与主题公园的打造为例。随着2021年江南园林营造技艺入选上海市级非遗代表名录,与园林物质景观紧密相关的园林生活技能,不断丰富着都市非遗体系。可以说,非遗将古典园林的生活美学融入了当代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之中,朱家角课植园、松江醉白池、南翔古猗园、青浦曲水园、嘉定秋霞圃等一批江南园林成为非遗传承文化空间。2022年,上海第一家“非遗主题公园”古猗园正式挂牌,该主题公园紧扣非遗传承与体验,常态化推出江南文化讲坛、非遗美育课程、园林文创研发、非遗曲艺快闪等益民项目,沉浸式非遗展演、展览、教育主题活动让人民的公园有了别样的风景。

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使得上海的城市建筑群落极具海派特色。在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影响下,上海的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程,不乏大量引进非遗活态化展示、沉浸式表演和手工体验项目的实例。如走进新天地、田子坊体验石库门营造技艺,找寻上海里弄的生活记忆;在修缮一新的“大世界”里,体验海派百工的魅力;在城市新“秀”带的杨浦滨江听一听热血沸腾的码头号子;在艺术气息浓郁的今潮8弄,逛一逛非遗手作市集与非遗跨界艺术展览等。一处处有历史故事的建筑,被注入了非遗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活力,成为展现城市记忆与时代风尚的全新空间。

非遗一直被视作地方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民俗类非遗如乡村节庆、美食游艺、手工技艺等,具有显著的民间性与社会性,在当下秀美乡村的打造中可转化为民俗旅游与乡村经济的优质资源。上海处于长三角发达水系的密网之中,诸多非遗事项蕴含着江南水乡古镇共同的文化记忆,以精湛的手工技艺、优美的民间表演艺术、盛大的民俗活动与民间信仰,建构起江南古镇的乡愁记忆,它们随着江南水系的流动,成为江南千年文脉的延续。当下,上海民俗类非遗在实现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振兴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金山区的农民画、海渔文化节,奉贤区的土布纺织、伏羊节,宝山罗店的花朝节、龙船会,青浦区的田山歌、阿婆茶,崇明区的灶花节,松江区的舞草龙等,吸引着八方游客与创业者,证实非遗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可持续为乡村文化、经济、艺术赋能,增强江南水乡古镇的凝聚力与吸引力。

被赋予新的叙事形态

今天,都市语境下的非遗传播日趋多元,其中的文化创意衍生品和非遗数字产品表现最为突出。从大众日常生活的实用与审美角度切入,在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又能让大众深入了解非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提升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的非遗文创品,不仅能体现非遗技艺的精髓,亦被赋予了新的创造力,这种兼具消费特性又不失文化内涵的非遗产品,是年轻群体打开非遗传承的正确解读方式。当非遗遇上当代设计与生活美学,当非遗被贴上时尚潮流的标签,可以充分发挥非遗的文化优势,以更为具象、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方式重塑非遗的生活世界,助力非遗回归大众的日常生活。

如经年打造的上海“非遗客厅”以场景化、生活化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上海非遗的魅力,琳琅满目的国潮文创设计优秀作品,展现了非遗跨界与创新转化的成果,并带来与众不同的“非遗新体验”。推出非遗项目展示、优秀非遗剧目展演、优秀非遗创意衍生品、非遗项目对接洽谈和交易签约会、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论坛、非遗传承人交流培训、非遗项目进校园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上海非遗的魅力与活力,吸引更多的人成为传播非遗的亲历者与亲为者。

数字化也是非遗传播的重要手段。早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启动世界记忆工程,将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以文献、音乐、图像等形式予以数字化采集,并建立网站及数据库,进行多样化的展示与传播。当2021年进入元宇宙元年,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如云端数字博物馆,音频视频资料,网络游戏,AR、VR多媒体交互等,标志着非遗传播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目前已推出的《海派百工》微纪录片、《非遗特搜队》动漫、《非遗匠心》微视频等系列,依托新媒体的立体化渠道以及趋于“微传播”的优势,突破了传播中时空的局囿,以触手可及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传播,不仅可提升非遗的知晓度,也增强了受众对非遗文化的体验感,如通过手指滑动即可实现与非遗的交互。

例如,《非遗匠心》中,黄浦区选取的“哈氏海派糕点、湖心亭茶艺、梨膏糖、丽云阁笺扇、童涵春堂”五大品牌,从烹饪、制茶、中医制药、传统工艺的角度,围绕非遗老字号背后的普通生命故事,从个性鲜明、技艺精湛的传承者角度来讲述非遗与城市历史记忆。这些取自于现实生活的鲜活故事,以小见大地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存续现状,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又如古风模拟经营类手游《江南百景图》汇聚了江南传统手工业态的非遗,让年轻群体置身于游戏场景,以盛大的时代图景全新演绎了传统工艺的制作工序。还有非遗传播与科技融合的数字化赋能手段——非遗元宇宙。元宇宙是基于扩展现实、数字孪生、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整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与社会形态,赋予了非遗新的叙事形态。

保持一份对城市的认同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上海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共计527项,围绕“漫游赏非遗”“品购享非遗”“沉浸传非遗”“互鉴知非遗”四大特色主题铺开,引导人们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可以说,都市语境之下非遗保护的活化与创新路径,秉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凸显了非遗在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上海先民奋斗和创造的历史实录,传达出上海民众的情感智慧、思维方式、民俗心理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更重要的是上海非遗蕴含、传承着城市的集体记忆,决定了城市居民的认同感。保护非遗就是保持这份对城市的认同,从而增强城市凝聚力与向心力。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合理地利用非遗项目,可以持续推动非遗文旅融合、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创立非遗品牌、丰富对外交流、拓展社会传播平台,以生产性、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等方式实现非遗保护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让非遗为推动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城市建设发挥出积极效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