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考古人员已全部揭露出主体建筑“田字房”的建筑基址,并发掘出新的稻田遗迹。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占地350公顷,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1860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园林尽毁。1983年,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式确立;198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让我们走进遗址公园,触摸依稀可辨的古迹遗存,感受其独有的历史沧桑感。
2021年2月24日,圆明园公布365张珍贵老照片,大多数照片为首次向公众展示。此次发布照片涵盖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的相关建筑。其中拍摄于1920年代的正觉寺文殊亭内文殊菩萨全身照片为首次发现,尤为珍贵。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美国著名的洛杉矶盖蒂博物馆展示的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的历史照片。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所描述的大宫门区域景观。中新社发 圆明园管理处 供图
圆明园正觉寺展出的《圆明园匠作则例》。这是圆明园正式收回的首套古籍文物,也是被毁160年来圆明园收到的第一件古籍原件。《圆明园匠作则例》共两函48册,是始作于清乾隆年间、成书于道光年间的内府装帧手抄孤本,上面记载了营建圆明园时涉及建筑、园林、工艺、材料、人工经费等内容,涵盖修建圆明园所用之木、石、瓦、土、油、漆、装修、画、裱、佛像等用料、用工规格。该古籍的回归,将为圆明园复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游客在圆明园内游览。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除了在相关书籍影像中寻找故时的“万园之园”,有关部门对圆明园考古和保护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着。2022年11月4日,记者从圆明园遗址考古现场了解到现阶段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考古人员发现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主建筑“田字房”的6间房屋遗址,并在“田字房”以北发掘出皇家稻田遗迹。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在圆明园管理处启动的“修复1860”第三期文物修复工作中,工作人员从园内发掘出的瓷器碎片中挑选合适的部分进行拼接。据了解,这次工作除首次对西洋楼遗址出土的西洋纹饰琉璃构件进行修复外,还将修复康熙青花龙凤纹碗、康熙黄釉缠枝花纹盘、康熙斗彩水仙灵芝杯、清乾隆青花梵文高足碗等24件瓷器。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如今的圆明园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课堂”,不少游客走入圆明园遗址公园,缅怀过去,铭记历史。2022年10月18日,北京圆明园迎来罹难162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让更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纪念日当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
一名游客在圆明园内欣赏雪景。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游客在圆明园内观看石雕。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游人在北京圆明园赏荷拍照。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
游客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迷宫里游玩。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