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娱头条 > 头条 >

塑造文化品牌,积淀一城风华

来源: 中国经济网日期:2023-09-18 16:07:28阅读量:6522

记者:在您看来,博物馆公共教育功能中的讲解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或方向是怎样的?

郑奕:为更好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促使观众透彻了解展览所承载的文化含义,这正是导览解说的发展初衷及核心要义。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体观众,若能在参观过程中获得优质的导览和解说服务,将有助于他们欣赏到博物馆的精华,并更大程度获取信息和知识。尤其是那些外地(国内和国际)游客,他们可能只来一次,或在馆内的逗留时间非常有限,因此不同语言的语音导览和人工讲解服务,将有助于他们覆盖更多的展示重点、亮点。

一方面,人工讲解永远具有不衰的魅力和价值,因为这是观众与讲解员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彰显了博物馆内的“社会文化情境”;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会引领博物馆不断应用新媒体设施、设备,并在其中植入更多个性化遴选内容,以提高个人体验成效,同时节省了人力成本。

李明斌:博物馆本身是文化艺术空间。从更大尺度来看,它就像城市的会客厅,积淀着一城风华,塑造着一地的文化品牌。进一步聚焦观展方的需求,尽可能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是应始终努力的方向。

在我看来,博物馆中的讲解,从来不是照本宣科,而应将之放在公共教育服务的层面上,根据馆方和观展人群特点,不断去创新、开掘。

在成都博物馆工作时,每个月第一个周二上午和下午的固定时段,是“馆长带你看展时间”,因为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全程,我可以带着历史的纵深,给观展者讲解导览。除馆长外,在一些特展、临展进行时,策展人也进入现场讲解。这种方式让观展者更深入了解展览的文化内涵,也令我们更深入了解观众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

多元化、个性化的讲解导览服务,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我认为,博物馆、美术馆与大学相关专业的联系与合作将更加紧密。后者可以在学术上不断提供对展品理解的更新,令许多有着历史、艺术功底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实践中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专业;前者作为源源不断的人才池,可为后者提供第一手的教学资料、场景。

在信息技术爆炸的当下,对多元化、个性化的讲解导览服务而言,新媒体、人工智能的参与同样必不可少。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观展需求、不同的观展习惯,电子智能导览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这个领域,事实上,如今这方面的实践已经百花齐放了。我想强调的一点是,随着技术的完善,可以给电子导览系统开一个反馈留言窗口,系统地收集参观者在内容、服务甚至学术更新上的意见,并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加以筛选和整理,最终给出反馈,不仅反馈给提意见的观展者,也及时反映到展品电子导览介绍、人工讲解文案中。如此,在新技术基础上“展”与“观”可以完成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互动。

记者:社会上收费的带观展团越来越多,需求也不断扩张。您认为有哪些问题需要规避,如何扬长避短、更好地规范市场,使之长久有序地发展?

郑奕:2023年8月23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讲解服务工作水平的指导意见》,并特别提及“规范引导社会讲解服务”,给予及时的引导。一方面,对博物馆方而言,应探索申请备案、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机制;同时重点加强社会讲解内容审核把关,通过提前报备、检查巡查、社会监督、网络监测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歪曲史实、戏说历史、扰乱秩序等行为。另一方面,对社会讲解个人或团体而言,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敬畏文物、尊重史实,主动加强历史文化知识学习和培训,提升讲解服务能力,确保知识传播的客观性、准确性。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锦江旅游控股有限公司就“博物馆向持证导游开放带团讲解试点”签订合作协议。6月,春秋旅游遴选部分导游进行培训与考核。7月初,首批通过考核的导游代表进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展试讲。7月16日,春秋导游正式带着首批由学生和家长组成的参观团队进馆讲解。此次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旅游企业,率先试点“向持证导游开放带团讲解”并探索规范引入市场讲解力量,这在上海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也属创新。

记者:在海外展馆中,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哪些我们需要避免的覆辙?

郑奕:境外博物馆在导览解说方面,特别注重“分众化”管理,以输出更契合观众需求的内容和形式;同时,馆方对讲解员的培育非常重视,无论他们是专职还是兼职人员。

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推荐”语音导览中,馆长亲自用多种语言讲解几十件他最喜欢的藏品,并且他还经常为特展的语音导览录音。而该馆志愿者导览词则由义工自己撰写并经业务主管审核,这样既能发挥个性又能保持统一水准。同时,博物馆业务主管、外来研究学者、艺术史专业高年级学生也会定期在展厅内针对特展或馆藏的某一主题向观众讲解。每天都有1—3个展厅推出讲解活动,每次约1小时。

又如,为了让海外参观者对展示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日本千叶县佐仓市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与千叶大学国际教育中心进行了共同策划。来自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泰国等13名千叶大学短期留学生受邀接受培训,并耗时一年完成了包括7种语言版本在内的解说单制作。解说单使用了大量照片及解说图,同时还附有猜谜形式的解说文和体验型故事,在向游客传播相关知识的同时融入了趣味性。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