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娱头条 > 头条 >

辽宁省博物馆志愿服务队伍日益成熟和壮大

来源: 中国经济网日期:2023-09-25 21:12:11阅读量:15174

“这是大连地区出土的元代指南针碗,显示了水浮法指南针的妙用……”2月27日,54岁的志愿者年周丹早早就迎来了到旅顺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自2018年成为志愿者之后,为游客讲述旅顺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辽宁的120多家博物馆里,志愿者队伍投入热情与时间,发挥各自特长,每天穿梭于各个展厅,不仅为观众一次次讲解历史,帮助游客了解展览中的文物,而且协助博物馆开展宣传、活动策划等相关工作,在观众与展品之间架起桥梁,为文明辽宁增添了一抹亮色。

守护城市文脉

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67岁的李红卫每周会去沈阳故宫博物院参与相关讲解服务。自2014年沈阳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团队成立之初李红卫就加入其中。2019年,李红卫获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第十届“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称号。“我希望更多人能够走进沈阳故宫,和我一起,在历史建筑中,去慢慢感受历史,读懂家乡文化。”李红卫说。

“通过规范管理,对保证志愿服务质量、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非常重要。”辽宁省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樊荣表示,辽博的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08年,“大美辽博——志愿者历史文化宣讲团志愿服务项目”获“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这正是博物馆与志愿者共同努力的成果。”樊荣说。

百里挑一

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

为使志愿者在观众与博物馆间建立起沟通桥梁,辽博、沈阳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沈阳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建立了多渠道招募机制,连续多年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组织考核小组进行面试,择优录用,可谓百里挑一。每名志愿者每年服务时间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旅顺博物馆志愿者每年服务不能少于72小时,达不到时长的将会被辞退。

对于很多人来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从2015年8月至今,31岁的辽博志愿者曾晓琳讲解已经超过600场。“因为热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志愿服务中,我体验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曾晓琳说。

为肯定文博志愿者的付出,我省各大博物馆用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奖励志愿者的无偿服务。辽博推出《志愿·辽博》杂志,每年一期,内容由志愿者撰写,记录辽博志愿者当年服务的点点滴滴。沈阳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等博物馆每年都评选出优秀志愿者、优秀小志愿者等奖项。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多家博物馆还将志愿者年龄上限设置为70周岁,并给他们颁发“终身志愿者”荣誉证书。

许多志愿者正是体验了其他志愿者的讲解后加入到团队当中的。来自沈阳故宫博物院的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志愿服务2234人次,服务时长为6774.5小时;2022年,志愿服务6425人次,服务时长达到22512小时。沈阳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刘月明说:“目前,沈阳故宫博物院有980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打开了文化传播的新思路。”

赓续红色血脉

延伸博物馆“触角”

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开设研学之旅等,我省许多博物馆在历史文化传播上,与志愿者一起,不断创新举措。作为2021年年底成立的新博物馆,沈阳博物馆建立之初便将志愿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让志愿者更多参与到博物馆建设当中,包括展厅、文物拍摄、宣传海报设计等。辽博志愿者创新开展“遇见国宝——志愿老师带你看辽博”亲子活动深受好评。沈阳故宫博物院设计暑期研学课堂,学生们走进沈阳故宫,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

记者了解到,我省不少博物馆还将志愿服务与传播红色文化相结合,让观众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小小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以讲述红色展馆红色故事为己任,依托博物馆丰厚史料,围绕“红色展馆”“英雄事迹”“文物史实”“爱国教育”等主题讲好红色故事,在展厅中,身着抗联服装的小志愿者们在博物馆中为观众服务讲解已经成为观众心中一道特别的风景。

旅顺博物馆志愿者文化站绘画课程授课人之一、杨大开参与创作并拍摄了《线上课堂——画蟹》,视频受到网友们的欢迎。“作为志愿者,我觉得我们传递给观众的不仅是一些知识,而且是和文物和文化融合而呈现的历史。希望将来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加入我们。”杨大开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