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亭亭
中国长期使用的银两制度是一种很原始的称量货币制度,早在东周时期的楚国就已使用切割的称量货币郢爰。电视剧中行走江湖的大侠住过客栈后,会随手扔给店小二几个碎银子,这看似潇洒的动作在清代其实很难操作。清代衡量银两的标准有成色和平砝的区别,成色是指银两本身的含银量,平砝是规定一两银的重量,但各地标准多不一样,使用时必须要称量和计算,甲地银两到了乙地,有时要重新铸造才能使用。所以侠客们想要扔下银子便起身策马飞奔,首先要保证银两是本地公估局的批定,否则免不了切割、称量、计算等诸多琐事。定安县博物馆藏的小银锭中就有不少是切割后的“碎银子”,有些经切割后,银块还形成了多个切面,是切割称量货币制度最直观的实证。
银锭发展到清代,器形、种类多种多样,有元宝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牌坊形等。海口市博物馆藏清光绪“兴”字铭银锭属于元宝形银锭,也叫船形锭,锭面戳印有铭文“光绪年月”“寿”“兴盛号”和“归化城”等;银锭一侧还有一个较大的“兴”字,此字为较深的阴文,与锭面戳印的铭文明显不同,应是通过模具和银锭一起铸造出来的。“归化城”为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旧城,此“兴”字铭银锭应是光绪年间银号“兴盛号”铸造的,“兴”可能是“兴盛号”的特殊标记。此银锭重1850克,清代的库平一两大概37.3克,漕平较之略低,关平(海关的标准)较之略高,也大都在37克左右,所以这件“兴”字铭银锭应是较为标准的50两大银锭。
作为称量货币的银锭,因其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在清末不可避免地被银元所取代。因在历史上流通使用了上千年且具备贵金属的特性,如今银锭仍散发着独特魅力,受到众多收藏者青睐。